close
兩蔣文化園區
慈湖原稱埤尾,因臨百吉隧道出口又稱為洞口,
蔣介石善愛此地景緻似故鄉奉化,
於1959年完成「慈湖行館」,
並為思念慈母 王太 夫人,於1962年改名為慈湖。
1975年奉厝後改為慈湖陵寢,陵寢依山面水,
坐北朝南,為仿四合院閩浙形式的磚造紅瓦平房,
左右圓洞門可至側院,後方山壁設有一處防空避難所。
慈湖除了謁靈,最重要的觀光點是儀隊的換班儀式,
每逢周末假日的衛兵交接儀式,最讓國內外遊客們喜愛,
攝影機閃光燈總是閃個不停。
交通路線:國道三號高速公路下大溪交流道,
轉台3號省道接台4號省道直行,至32.6K處埔尾依指標左轉,
接台7號省道直行至慈湖停車場即至。
慈湖紀念雕塑公園
由大溪鎮公所設立於西元1997年,
西元2000年2月29日 舉行園區首座銅像(高雄縣捐贈)移置典禮迄今,
已設置152座銅像。
全公園內最大的是由高雄市捐贈的銅像,
經過桃園縣政府與大溪鎮公所修復後於2008年4月5日 重新開放參觀,
名為傷痕與再生,是全世界唯一為單一個人的雕像所設立之紀念園區。
銅像中有大家熟悉的全身、半身像,多半由學校或機關捐贈,
也有坐姿與騎馬的塑像,每一座雕塑皆具藝術價值。
整個園區以步道方式串聯銅像的擺放位置,
還有庭園造景及小橋流水,相當雅致。
全站熱搜